机关事务工作动态 (总第188期)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4-21 14:1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重 要 活 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胜利闭幕。作为服务保障全国两会的重要力量,国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机关事务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职责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行好担当好服务职责,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服务保障任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国两会服务保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根据大会安排,国管局所属首都宾馆、友谊宾馆、国谊宾馆、国二招宾馆和联系指导的内蒙古大厦、河南大厦等6家宾馆,承担两会服务接待任务。相较往年,6家宾馆今年接待代表委员人数增加超11%,服务工作面临新挑战。全局上下高度重视,把服务保障全国两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国务院副秘书长,国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红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并赴驻地检查指导服务保障工作,特别是对做好中央领导同志在友谊宾馆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的重要服务保障任务,作出周密安排。大会期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培林、徐永胜、孙秀春、张愚分别驻守在局属4家宾馆,在一线组织落实接待服务工作。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相关司室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服务保障全国两会。

业 务 工 作

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高质高效完成省属涉改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调配工作根据《广东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方案》部署,近年来,广东局认真履行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职责,突出“三个发力”,靠前服务保障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和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改革工作截至2024年底,集约节约、规范高效完成210家涉改事业单位和36家省属职业院校公务用车调配工作。一是突出在“摸底数”上发力,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摸清246家涉改事业单位共848台公务用车底数,深入调研掌握公务用车保障需求,分类提出涉改单位公务用车编制和车辆处置审核原则及工作流程,定期将车辆运行费用数据录入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为保障省属涉改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调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突出在“核编制”上发力,严格审核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合理分配高效利用资源,着力解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分配不均、低效分散等问题,多措并举实现降本增效。改革期间,累计调剂车辆30辆次,核减公务用车编制75辆,节约购置经费1350万元、运行费用170万元/年。三是突出在“保运转”上发力,研究制定《广东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公务用车调配办法》,创新提出“先调后核”工作原则,边调整、边优化、边完善、边规范,指导涉改单位公务用车先由资产接收方整体接收,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统筹调剂车辆余缺,确保改革期间各单位工作秩序不乱、质量不降。

福建省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通过盘活存量、管控增量,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推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更加节约、规范、高效,坚持在勤俭办一切事业上求突破、作表率。一是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资产盘活。出租市军供站所属楼层等4处不适合用于办公的房屋20124.88平方米,年上缴租金741.39万元。将总建筑面积49711.44平方米503套(1156间)自管房屋资产及配套设施设备整体委托移交给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出租率由26.64%提升到65.66%二是调整功能用途,彰显社会效益。着眼街道社区“急难愁盼”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基层办公用房紧张状况。将部分零散办公用房调配给街道社区作为办公用房卫生服务中心等,合计调剂87998.16平方米用于社区办公服务。分批次将39套地点分散、结构老旧、不适合作为周转住房的自管公房和2套办公用房实物移交给市房屋事务中心统筹再利用,发挥资产使用效益三是加强仓储管养,提升保障能力。建立实体公物仓,将保障临时机构、重大活动及日常使用替换的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纳入周转管理,先后调剂保障市四套班子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主题教育专班等办公家具884件(套),调拨给市金砖办、市商务局、市数据管理局等办公家具1058件(套),集中维修市四套班子办公厅会议室桌椅665件(套),修复调剂利用办公设备91件(套),合计节约运行经费265.92万元。

广东省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深圳市党政机关调剂使用技术业务用房评审办法》《深圳市城市建设发展重点项目涉政府物业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引(试行)》,助力全市重大战略项目、民生项目的实施与政府物业资产盘活。一是激活城市建设发展新动能以解决政府物业拆迁难、补偿方案谈判慢等城市建设发展重点项目中的难题为导向,联合财政、住建、规自部门,创设以政府物业为拆迁对象的专项拆迁补偿安置机制。通过明确实施主体、职责清单、处置流程、审批时限,形成覆盖城市更新、土地整备、轨道交通建设等场景的工作指引。打通政策堵点,破解国有土地上政府物业征拆困境,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与城市能级跃升的有机统一。二是构建技术业务用房调配新范式针对技术业务用房资源统筹难、新建日益减少等问题,创新建立将基本办公用房调剂作为技术业务用房进行评审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联审,严格依据行业建设标准文件配置技术业务用房,按使用单位实际需求核定面积,避免技术业务用房的超标准使用和闲置浪费,更好落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三是打造政府物业资源储备池坚持“城市发展战略”与“物业资产盘活”同频共振,统筹考虑重大战略项目、民生项目中各单位安置需求,依法依规、集中集约进行资产配置。创建智慧共享办公室,实现“即驻即用”的可复用管理模式,服务13个市级工作专班。充分利用闲置物业公开招租,加强跨层级、跨部门调配,提高全市机关物业使用和经济效益。

河南省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服务是机关事务部门的立身之本,坚决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以数字化赋能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接待服务升级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3月底在郑州新郑举办,作为大典组委会接待部牵头部门,郑州市机关事务中心聚焦海内外嘉宾莅郑食宿、出行“小切口”,提前谋划、精心筹备,以数字化赋能服务质效再提升,以高品质接待凝聚华人力量、促进开放合作、助推经济发展。一是云端互动深化拜祖体验。坚持“智慧平台+精准服务+文化赋能”三位一体,系统总结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嘉宾电子接待手册成功经验,依托河南局“豫接待”平台,升级打造集文化展示、流程指引、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数字化接待系统,内嵌大典宣传视频、云拜祖小程序、“一桌河南”菜品等资源,便于嘉宾“一屏全览、一键智达”文化核心场景,沉浸式了解拜祖流程,感受大典厚重的文化内涵。二是智慧导航提高接待效率。为保证嘉宾莅郑顺畅出行,与机场、车站工作组充分对接,通过AI算法生成智慧接驳路线,升级转化为新郑机场、郑州东站贵宾通道实时导航二维码,扫码后即可获取清晰的出站路线规划图,实现嘉宾与接待保障人员的精准对接,有效避免了因不熟悉路线及环境导致接待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增加等问题,切实以科技彰显人文关怀、提升服务温度,擦亮了“老家河南 豫见郑州”公务接待品牌。三是个性定制提升服务温度。围绕大典期间嘉宾抵离郑州全流程服务保障,创新“一对一”接待模式,在电子接待手册植入日程信息、行李托管、点位简介等6大核心模块,提前48小时向嘉宾发送个性化莅郑欢迎信息,通过专属访问链接实时掌握行程安排,并创新“郑行无忧”行李托管服务,构建“酒店寄存+节点转运+站场直达”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嘉宾提供周到、贴心、暖心的服务,为海内外华人华侨赓续历史文脉、感悟“老家”情怀贡献了机关事务坚实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立足职能定位,以机制创新为引擎、品牌培育为抓手、政企农协同为纽带,构建“平台支撑-品牌赋能-长效保障”的消费帮扶全链条模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的“银川样本”。一是聚链搭台,构建消费帮扶“主阵地”。创新“周巡查+月抽访”动态管理机制,依托机关餐厅月度市场询价体系和食品快检制度,推行统一标识、统一抽检、建议定价的“双统一建”标准,确保助农产品质优价稳,累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80余种,吸引干部职工3.2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专场推介增实效,联合市委组织部和灵武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举办特色专场12次,精准推广“一县一品”,覆盖羊绒、牛羊肉、枸杞等特色品类,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展销”双渠道发力,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12次,形成示范辐射效应。二是育链提质,擦亮消费帮扶“金招牌”。连续三年举办行政中心年货大集,吸引50余家本地企业参与,创新融入非遗展示、文化答题等元素,发放惠民消费券,打造“非遗集市”“送万福·进万家”等主题活动,燃旺节日消费活力。品牌培育促长效,年货大集累计带动帮扶企业超100家,助农销售额229万元,建立政企农联动帮扶名录库,推动“田间好物”直通“城市餐桌”,实现惠民惠企与产业振兴双向赋能。三是延链扩面,打造消费帮扶“新标杆”。严格落实“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政策,在预算中预留一定比例在该平台上采购,创新“机关食堂+工会福利”双渠道模式,累计完成采购43.9万元。质价双控稳民心,依托机关餐厅快检室开展采购产品质量抽检6批次,建立供应商“红黑榜”动态评价机制,确保帮扶产品质优价。文化赋能拓内涵,联合银川市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以助农集市为纽带,设立“非遗助农专区”,成功引进小塘村扎染、黄河石雕刻等本土非遗项目进驻集市,通过“非遗展示+文化赋能”延展消费帮扶链条,实现“卖产品”与“讲故事”的双向破圈,为消费帮扶长效化、特色化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制 度 标 准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汇编。标准体系构建按照“纲目科”的逻辑架构,基于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和孙中山宋庆龄文化文博事业标准体系5大类26个子体系的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上海机关事务管理标准4个标准层级,对机关事务不同业务领域的标准化文件进行了全面收集和系统梳理,共包含240余件标准化文件,形成覆盖机关事务“纲目科”层级标准体系。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局加强组织统筹,从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入手,确立“1+3+N”(“1是以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为主干3”是围绕“服务、保障、管理”履行职能N”是N个细分标准业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思路,围绕职能履行和事务运行,分门别类制定全域覆盖、一事一标、定性定量的规范标准,先后出台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和上海市地方标准14件,编制上海机关事务管理机构标准110余件,基本形成业务领域均衡、数量分布科学的标准架构,推动上海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步入注重结构优化、实效增强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2025年度机关事务管理法规制度标准建设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标国管局并借鉴全国机关事务系统经验,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围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共机构节能、职工住房、后勤服务等多领域,推动16件机关事务管理法规制度标准建设。其中,《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技术规范》9件拟于年内出台《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山东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办法》、《省级机关办公楼(区)物业服务与管理规范》7件拟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适时出台。《计划》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为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筑牢制度根基,助力机关运行保障更规范高效,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