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 细化过程管控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 在服务保障中落实厉行节约要求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9-29 14:5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强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纪律规范要求,以制度刚性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注入新动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立足服务保障职能定位,抓住关键环节,细化过程管控,积极探索实践“意识强化、采购管控、资产优化、餐饮管理”等多路径的节约新范式,有力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上”联动,强化意识 

  《条例》学习“上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将《条例》学习贯彻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通过逐字逐句学、反复对照议,不断增强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自觉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根基。 

  节约宣传“上墙”。采用张贴海报、设置标识、印发手册等方式,多措并举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工作。节水标识覆盖卫生间、节电标牌点亮电梯厅、节能海报走进楼道、节粮提醒遍布食堂,努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不断推动过紧日子常态化。 

  责任落实“上绩效”。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嵌入绩效考核体系,奖励节约、惩治浪费,使之成为处室评优和干部职工奖惩的“硬杠杠”。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层层压实责任链条,激发过紧日子的内生动能,发挥带头过紧日子的示范作用。 

    

  “三库”协同,管住采购关 

  建立“专家库”。依托自身技术、财务、工程、维修、法律等专业人才资源,择优选人入库,参与项目评标。目前入库专家30余人,涵盖10余个专业方向。从专家入库标准到评审流程规范,从回避机制到责任追溯,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 

  用好“采购代理机构库”。依托总局合作的采购代理机构,构建分类实施的采购执行机制,大额项目从库中随机抽取机构实施,小额采购自主组织实施。严把采购程序,做到文件发布、评审过程、结果公示环环相扣,实现采购全流程专业规范。 

  严选“供应商库”。探索构建动态调整的“供应商库”,以严选促优供,以优供保质效。从资质审核到信用核查,从履约能力到服务承诺,层层把关,确保筛选出的合作伙伴靠得住、信得过。 

    

  “三不”原则,盘活资产关 

  能调换的不新购。树立“调剂前置,利旧优先”的资产配置导向,以利旧激发资产新活力。针对离退休、调离人员的办公桌椅、电脑等资产,建立动态台账,实施精准调配,实现旧桌椅“转岗”、旧电脑“重生”,减少资产闲置与浪费,不断提升资产使用效能。 

  能修理的不更换。秉持“能修则修,能用则用”的资产节约理念,通过修理让资产再生。今年上半年,清理闲置资产4000余件,其中300余件办公桌椅、柜体等通过拼装重组,转化为可循环使用的“再生家具”,延长资产生命周期。 

  能自主保障的不外购。健全自主保障机制,完善内部维修流程,以主动作为激活内生动能。今年上半年,完成屋顶防水自主修缮220平方米,实施管道系统自主更新170米,累计自主更换设备配件120余件,节约经费50余万元,实现服务保障降本增效。 

    

  “五少”并举,严管餐饮关 

  源头“少购”。依托总局办公区智慧门禁系统,对接人员动态数据,精准预测当日就餐人数。实行“基准量+浮动量”食材采购法,让采购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基本实现“今日所购即今日所需”。 

  加工“少弃”。推进食材加工精细化管理,建立“源头减损,过程增值”的食材利用机制,推出香菜根、萝卜皮等腌制的爽口菜,五花肉皮制作的水晶冻等特色菜品。变废为宝的小妙招,让边角料不再“躺进垃圾桶”。 

  烹饪“少炒”。告别“大锅炖”,推出“小锅炒、分批出”模式,根据实时取餐情况灵活调整后续炒制量。推出“轻食专区”,干部职工按需取材、自主搭配。运用精准思维烹饪,保证饭菜与需求“无缝对接”,逐步遏制“锅边上的浪费”。 

  用餐“少取”。推动“少取尽食”,在取餐动线上增设“按需取餐、杜绝浪费”等提示牌30余块,安排文明用餐监督员6名。优化细节设置,推行“小盘取餐、小碗盛汤、小勺佐料”,让小分量成为节约标配。 

  收残“少倒”。推行“纸屑、汤水、食物垃圾”三类分拣,用餐余垃圾“精准分类”破解“混投混倒”的顽疾。引入智能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对浪费现象进行通报,推动干部职工养成节约习惯,用“小举动”引领“大文明”。 

  节约是责任,更是赋能。厉行节约绝非简单的“减”与“省”,而是更深层次的优化治理。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基本支出同比压减近4%,这不仅是对过紧日子要求的响应,更是以“减法”促“加法”的治理赋能。中心将继续以《条例》为纲,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持续深化过程管控,不断探索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新路径,以更低的服务成本、更优的服务品质、更高的服务效能,擦亮市场监管底色,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