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尽所能 “俭”养新风——江西省省级集中办公区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实践探索
文/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直接服务保障省行政中心等3个省级集中办公区74家省直单位,服务干部职工7400余人,点多面广、人数众多。今年以来,管理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理念贯穿服务保障工作全链条,从流程管控、降本增效、科技赋能三个方面发力,探索提升省级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工作质效。
坚持流程管控,以规范化体系织牢节约防线
积极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主动梳理、优化服务保障工作的每项管理流程、关键环节,从源头管起、从细处着手,真正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强化制度保障。认真对照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为有效降低省行政中心中央空调运行成本,带头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管理局服务保障处主动作为,牵头起草了《江西省行政中心中央空调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空调开启条件、开启时间、温度设置和特殊保障范围等事项,以中央空调的集中统一管理为抓手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助力节约型机关建设。办公区服务中心紧盯经费使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中心财务室,建立财务“三级审核”制度,制定《省管局办公区服务中心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费用报批流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预算统筹。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为指引,从3个集中办公区的运行保障工作出发,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保障重点、兼顾一般,预算控制、量入为出”的原则,精细编制《集中办公区办公用房及设施设备维修(护)费资金预算开支计划》,对集中办公区各类日常支出项目实行分级评估,每个项目都厘清费用出处,明确维修责任和费用的承担主体,真正做到先预算、再审批,不透支、真节约。2025年,在保安全、保运转的基础上,压减非必需项目18项,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强化成本控制。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对确需开展的维修项目,认真组织开展维修评估,邀请技术专家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判定维修的范围和质效,全面盘清维修方式、技术、材料、设备市场价、人工费等,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坚持降本增效,以精细化保障提升节约成效
坚持履职尽责、精打细算,自觉做厉行勤俭节约的示范者、践行者,在提高服务保障工作质效的同时全面实现降本增效。
树节约新风,以“小餐桌”撬动“大节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遵守反食品浪费法,积极联合各集中办公区入驻单位、服务保障单位常态化开展“厉行节约·光盘打卡”活动,设立文明用餐引导员,营造反食品浪费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绿宝碳汇“指尖平台”作用,在“光盘打卡”板块可上传打卡照片,推动广大干部职工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持续优化自助餐、特色档口相融的“1+N”供餐模式,开设小碗菜、粉面档、好享赣味等特色窗口,丰富干部职工用餐选择,多措并举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2025年以来,餐饮保障工作满意率从91%上升到94%;菜品质量满意率从87%上升到95%;餐厨垃圾量同比下降8.5%,食材损耗率由5%降至2%。
精打细算,以“小节约”汇聚“大效益”。为解决老旧水管破裂漏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改善办公区自来水水质,办公区服务中心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统筹翻新改造老旧集中办公区自来水管网,减少了二次开挖的经济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得到入驻单位一致好评。今年1至8月,同比节约用水12548吨、节约费用约5.5万元,跑冒滴漏现象实现动态清零。改变省行政中心园林绿化供水途径,将市政用水浇灌改赣江水引流浇灌,累计年节约市政用水7.5万吨,节约水费约34.5万元。
善于利旧,以“小班组”释放“大能量”。阳明路、北京西路集中办公区20世纪50年代便投入运行,省行政中心也运行近10年,办公区设施设备大范围达到使用年限,维修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管理局压实服务保障单位职责,组建工程维修专班本着能修则修、能自己修就自己修,能利旧则利旧、能组装就组装的原则,职工自己动手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降低费用支出,大幅提高维修响应速度与质效。今年1至7月,维修班累计维修各类设备870余件,节约成本约7.5万元。在阳明路办公区后新楼排水管改造、篱笆小道建设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自己动手、精简耗材、就地取材,节约项目资金5万元。
坚持科技赋能,以技术化手段深挖节约潜能
积极推广运用新能源新技术,依托技术化手段提升集中办公区运行保障工作水平,最大限度挖掘节约潜能。
推广光伏降碳。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高质量完成省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光伏车棚工程建设,在解决开会人员停车难的同时,还能通过光伏发电增加收益。2024年3月投运以来,已累计发电约183.88万千瓦时,收益约88.26万元,年均节约标准煤约22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30吨,为持续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能耗管控。实行各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单位能耗定额管理机制,用硬数据推动服务保障单位优化管理流程,减少能源浪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依托省行政中心能耗智慧监测平台,建立网格化动态监测体系,实时采集用水、用电数据,形成能源消耗数字画像。创新实行中央空调保障“轮停制”“公函制”,空调供冷期间,工作日9时、12时、18时统一关闭空调,如有使用需求可手动开启空调;入驻单位有重要会议需要保障时,根据公函要求,精准到某一个会议室定点供冷,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浪费。组织人员定期综合研判能源利用率,对能耗超标单位动态预警,有效提升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今年1至7月份,用电量同比减少59732千瓦时,用水量同比减少4660吨,天然气使用量同比减少52257立方米。
实现智慧赋能。为保持公共区域温度适宜,组织对省行政中心四栋主楼栋通行连接门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公共区域月均能耗下降近15%。主动拥抱科技手段,在公共区域试点引进中型扫地机器人,积极探索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物业服务的降本增效。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