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公务用车管理先行范例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7-14 16:1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是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身建设和内部治理的重要领域,不仅关系到机关职责履行,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按照国管局、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部署,从加强新能源车应用推广,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强化公务用车使用监督等方面突破,不断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水平和保障效能,打造公务用车管理先行范例。 

  2024年,深圳凭借超29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成功卫冕“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打下耀眼的“含深量”。深圳在公务用车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印发《关于大力推广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通知》,明确年度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60%的目标,同时要求机要通信、行政综合执法用车以及相对固定路线的执法执勤用车100%配备新能源汽车。2021年以来,深圳市更新配备新能源公务用车比例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更新配备新能源公务用车760余辆,较2022年增长近150%,占年度更新配备公务用车的70.43%。目前全市新能源公务用车近2100辆,占公务用车比例为13.3%,充分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深圳加快构建广泛覆盖、结构完善、均衡合理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全力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30座、充电桩超42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公务用车的充电需求,深圳通过政企联动、市场驱动、配套先行等措施,在市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加强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完成建设充电桩548个,占停车位比率为13.01%;秉承“以时间换空间”理念建设600千瓦超充桩4个,180千瓦快充桩16个,“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美好图景成为现实。 

  为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深圳创新公务用车采购模式,开展2025年度全市公务用车“统采分签”项目。全市统一公务用车采购配置的管理要求,充分发挥集约采购的规模效益,积极整合各类采购资源,降低公务用车采购成本。2025年全市公务用车更新配备计划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80%,严格遵循“应采尽采”的原则,将近500辆公务用车纳入“统采分签”项目,被纳入的公务用车100%采购新能源汽车,预计可节省财政经费约200万元。联合知名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进机关”活动,推介展示20余款新能源汽车,向市民群众、干部职工提供车型讲解、试乘试驾服务,得到了广泛好评。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深圳积极接入广东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将全市近210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1.5万余辆公务用车全部纳入平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累计为1.3万余辆公务用车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让公务用车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公务用车业务流程全部纳入平台业务审批模块,实现了公务用车业务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即报、即审、即批办理。通过对平台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维护,实现全市公务用车“一张网”管理。 

  2024年7月,深圳入选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名单,并将公务用车纳入应用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在公务用车搭载C-V2X车载终端设备,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动态交通数据的共享。基于云控平台与路侧设备对交叉路口信号灯信息、交通管控、紧急车辆通行、车辆导航路线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车辆路径与速度轨迹的优化,不仅能减少停车次数,提高通行效率,避免排队等候与停车怠速,提升燃油经济性,还能实时监测和处理交通系统中的突发事件,重新规划行驶路径。在不明显增加车辆硬件成本的前提下,给公务用车安装上“智能大脑”,将显著提高公务用车出行安全与效能。 

  为提升公务出行效率,创新打造了深圳市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将Web端软件与移动端“深圳公务出行”App紧密集成,实现了数据的无缝对接。工作人员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即可通过App快速填报用车需求。系统接收到用车申请后,自动发送给审核员进行审核,通过分析车辆情况和出行需求,匹配适合的司机和车辆。这不仅简化了以往纸质申请用车的流程,还缩短了审批时间,实现了“指尖上”的公务出行。此外,在明确车辆租赁服务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市直机关车辆服务中心向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提供车辆租赁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用车需求,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公务用车使用效率。 

  结合深圳市公务用车管理的实际情况,加速推进《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的印发和实施。对公务用车实行标识化、信息化、平台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内控制度,明晰社会化租赁保障公务出行的负面清单等。完善新能源公务用车充换电管理制度,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公务用车充换电管理的通知》。从充换电设施建设、充换电管理、充换电经费3个方面加强对新能源公务用车的充电管理,鼓励各单位建设新能源公务用车专用充电桩、电表。 

  2024年,管理局在福田、龙岗等10个区开展了公务用车管理业务专题培训,制定《公务用车管理业务办理指南》。培训通过政策讲授、现场演示、现场问询等方式,系统解读了公务用车管理的相关政策要点,完整演示了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的使用流程。现场调研基层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认真倾听基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和意见建议,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公务用车使用全流程在线留痕,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搭载车载卫星定位终端的车辆,智能分析车辆运行轨迹,实现了公务用车轨迹异常、无任务出行预警等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分析各单位上报的公务用车加油充电、保险、维修保养等运行费用数据,结合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自动生成用车油耗,并自动抓取、上报用车油耗、运行费用、行驶轨迹等异常数据。每月向存在异常数据的单位发送督办提醒,督促其及时复核用车异常情况并进行说明。建立平台监督管理通报制度,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定期向各单位通报公务用车使用效率、用车违规情况、整改成效等信息,促进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