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扎根,到哪里都是漂着
文/徐西庆
前些日子,一位年轻朋友受不了工作的辛苦,想方设法离开岗位。几个月过去,还是感觉工作枯燥乏味,再次萌生去意。领导的话一针见血,“如果不扎根、不吃苦,到哪里都是漂着,风一吹就倒了”。
成长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轻易“躺赢”。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得俯下身子、扎下根去,既要克服浮躁焦虑,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又要在辛苦中寻找快乐,在奋斗中享受幸福,成为能吃苦能担当的“硬核”青年。
往理论的深处扎根,筑牢思想根基。年轻干部不妨到经典著作中去细细感受真理之美,在跨时空的理论对话中提升思想境界,拿起解决问题的武器。要吃透理论精髓,从党的理论中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信仰之力,将忠诚的种子植入现实土壤,让初心和使命的灯塔照亮前进的道路,通过信仰之桥,爬上思想境界的高坡。
朝事业的精处扎根,点燃创业激情。初入职场时,常有不知所措的迷茫感、水土不服的失落感、事倍功半的挫败感,归根结底是因为扎根不深,扛不起重担。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钻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拿出攻城拔寨的冲劲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摸爬滚打,用铁打的肩膀,担当起人生和事业的“万紫千红”。要鼓足干劲儿,做就做到最好、干就干到极致、走就走到前列,事事创一流、争第一。唯有走出“温水区”“舒适区”,向事业的精处扎根,才能有今天的破土新芽,才能有将来的枝繁叶茂。
向群众的难处扎根,永葆赤子之心。把根立在群众中,方能接地气、知冷暖。要用真情实感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知群众冷暖、百姓疾苦,把手中权力转化为一件件利民实事。脚下要沾泥土,从机关大院走到田间地头,从文牍案头走到街头巷陌,了解掌握民众所需所求,工作既有高度力度,又有温度深度。要倾听民声,敏锐感知群众所急所忧所盼,从“诉苦”中发现不足,从“抱怨”中查找症结,从“诉求”中寻求破题之策。
求”中寻求破题之策。在时间的静处扎根,做到久久为功。年轻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但更要把握好时间节奏,让奋斗的火焰在时间的川流中经久不灭。用时间的沙漏,将碎片时间用在学习的“充电蓄能”上,把一分一秒时间转化为一点一滴收获。要经得住时间考验、耐得住孤独、守得住寂寞,把精力用在埋头苦干上。要经得起时间的淬炼,在年复一年的时间沉淀中坚定信念、洗去铅华、践行初心。让时间见证成长。
“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年轻干部只有在大好年华之时苦练扎根功夫,把信仰扎深,把能力扎稳,把基础扎牢,才能固根本修长远,走向硕果累累的明天。
(作者单位: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