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孙丽霞 刘海波 尹 兴
为了学习借鉴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做法,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赴英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和参观考察两种方式进行,听取了英国内阁办公室、劳动研究院、招聘委员会、剑桥大学和《招聘者》杂志等机构的人员讲授政府(企业)在招聘、薪酬、道德与行为约束等方面的做法,考察了伯明翰达德利市政府等机构。现将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一、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
英国政府实行政治与行政分离原则,首相、各部大臣、政务次官和政治秘书是政务官,从属并为政党服务。各部常务秘书及其以下人员是行政事务官,保持政治中立,负责协助政府制定并执行政策。政府部门、公共服务部门和私营部门是英国主要的社会组织。它们按照社会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政府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和执行,公共服务部门负责为辖区内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私营部门负责私人领域的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它们共同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战略定位、市场驱动、绩效导向和竞争择优原则,但管理理论、工作实践与操作方法各有特点。
(一)公务员管理。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其公务员范围较小,只包括中央政府非选举产生及非政治任命的事务官,不包括经选举或者政治任命产生的首相、内阁成员及各部政务次官、政治秘书等政务官,也不包括地方政府职员、公共卫生系统和公有企业职员、警察和军队人员以及其他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经过140多年的发展,英国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成熟的做法。
一是关注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包括四个方面:无私,即将公共服务置于个人私利之上;诚信,即热情真诚、值得信赖;客观,即所作决策或建议均有据可查;公正,即超越党派利益,就事论事。基于此,英国对公务员行为明确了“应当”与“禁止”两个方面的规定,即应当以高度责任心履职尽责,秉公办事,平等对待不同利益群体,实事求是,所提一切信息和建议应当言之有据;禁止滥用职权,禁止未经许可泄露信息,禁止欺骗和误导,禁止徇私舞弊、接受影响公务的礼物和款待。二是实行开放性选拔和考试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平等、择优原则,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对招考对象不作特殊限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自测、初选、复选、终选等四个阶段的测试,全面了解应试者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语言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选拔出最合适的优秀人才。三是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坚持量化原则,结合部门和岗位差异,主要基于目标执行效果和个人能力表现,重点考核宏观决策、沟通交流、任务管理、计划组织等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注重领导能力培训。公务员培训以岗位职责为依据,结合个人发展需求,更加注重挖掘潜能、转变作风、更新观念、提升领导力和行政效能。培训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周而复始。
(二)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部门由地方政府和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组成,其工作人员通称为政府雇员。这些部门的管理主要采用市场化方式,参考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私人投资,鼓励充分竞争,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实行公司化运作。地方政府实行公司化运作,首席执行官、议会内阁和议会类似于企业的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会。首席执行官及工作人员属地方政府雇员,按照与政府签订的聘用合同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二是采取灵活的用工方式。普遍实行聘用制,部分岗位采用弹性工作制或项目工作制。根据职位空缺和工作需要提出招聘需求,通过专业化服务外包方式面向所在地区公开招聘。三是注重对政府雇员的绩效评估。每年对地方政府和各类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绩效评估,由本部门最高负责人、实际执行者、工会负责人和被服务的第三方人员组成的评审团负责实施。绩效评估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责任性等5个方面的指标内容。四是实行广泛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部门以合同形式将一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工作外包给公有和私人企业,从中选择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机构。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全球化人力资源竞争,英国企业将人力资源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突出市场定位、绩效导向和全面激励,拓宽国际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一是实施全球化、市场化的人才战略。奉行实用主义人才观,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通过专门的人才中介机构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配置和调整,依托成熟完善的人才中介市场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并通过优化人才环境和创业条件吸引全球人才。二是采取以薪酬福利体系为主的激励手段。根据岗位热门程度、人才延揽难度、职位评价要求以及工作业绩确定员工工资。实行灵活多样的福利保障,在国家规定的福利外为员工提供大病医疗、教育培训、办公停车、工作茶点、儿童看护等人性化服务,员工可根据个人需要实行组合式选择。同时,实行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除保证职工退休后基本生活需要的国家养老金外,注重通过私人养老金来提供更高的退休待遇。三是重视员工自身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全方位开发员工个人能力,既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也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团队精神、领导气质和文化建设,为员工规划多层次的职业发展道路。四是强化对员工的全面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企业和员工业绩,采用问卷式、平衡记分卡法等绩效评估方法,把企业内部发展、客户以及利益共同体、奖励等均纳入绩效管理,实行360度绩效评价。
二、英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分类管理。区分中央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分别建立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公务员属职业终身制,政治中立,保障性强,如无特殊原因不被解雇,出现职位空缺时面向社会招考。政府雇员部分使用财政资金,实行聘用制和合同管理,用工方式相对灵活。企业员工完全实行市场配置,注重构建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关注员工成长,但不排斥人才流动。
(二)强调绩效评估。中央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都高度重视组织和个人绩效管理,从工作目标确定到绩效评估、结果反馈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体系。尽管其绩效管理存在标准量化困难等问题,但由于实行基于岗位细分的层级评价办法,由上一层级主管负责对其作出评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差别、笼统评价的弊端,便于针对实际业绩作出客观评价并合理运用,实现正面激励。
(三)突出制度激励。高度重视发挥激励作用,中央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都将人才激励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该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资福利制度,分段式、分点式、分层式等各种工资制度都注重体现工资的差异化,并将其增长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同时,注意构建可选择的、人性化的组织福利体系,激励员工形成组织认同,提升工作业绩。二是完善的培训制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允许社会资金进入培训领域。公务员培训注重提升领导力,企业培训则注重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组织会结合绩效考核和员工意愿安排其参加培训,从培训需求分析、项目设计、课程安排到培训实施、质量评估和效果反馈,形成成熟的培训体系和制度,助力企业业绩提升和员工职业发展。
(四)坚持市场配置。始终重视人才的市场价值,坚持按照市场规律配置使用人力资源。在人才招聘、工资福利、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将市场同行业水平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发达、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各类组织招聘人员提供了便利,也为人才谋求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同行业人力资源成本总体水平趋于一致,有助于完善更加关注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环境。
(五)关注组织文化。无论是公务员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建设,都反映了英国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构建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组织文化,使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统一,充分发挥组织中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英国企业尤其是酒店类企业,在组织文化建设中普遍关注细节和着眼于长期经营,注重服务软实力,着力营造家的温馨感,提升服务的舒适度,建立和维护稳定的客户群体,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国管局人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