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员办事处(以下简称西安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把握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细”“实”“暖”“广”四条做法,合理采购食材、精细加工菜品,不断深化服务质量和提高满意度,实现“一个目标,两个显著,三个下降”工作成效,推动反食品浪费,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一、基本情况
西安办是审计署派出审计机构,负责审计省级人民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等重要事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单位编制154人,现有148人。2022年11月被国家4部委授予“节约型机关”荣誉称号。
西安办始终坚持在后勤保障方面提质增效,机关食堂由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管理。食堂现有工作人员10名。2022年,西安办入选国管局和审计署确定的首批机关食堂反浪费试点单位,并已成功通过评估验收。
二、推进措施
作为首批机关食堂反浪费试点单位,西安办始终将粮食安全和反食品浪费作为食堂管理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和基础条件,在制度上抓落实、在服务上求精细、在技能上重学习,切实推进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
(一)以奖励促节约,以警示减浪费。
西安办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工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反浪费制度,实现反食品浪费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建立精准化的监督机制和人性化的奖惩机制,形成以奖励促节约、以警示减浪费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日常监督方面,通过在餐盘回收区、食堂后厨等关键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和投屏电视,适时曝光,强化监督效果。在奖惩机制方面,对严重浪费食物人员,采取警告、曝光等方式进行处理;对模范执行“光盘行动”的同志,给予一定方式的奖励。在日常监督和奖惩机制的双向推动下,西安办已经形成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的良好氛围。
图1 监控投屏及电视宣传等措施
(二)从源头减浪费,由细节推利用。
西安办持续推进食堂工作精细化管理,积极落实从食品采购、加工,到边角料利用的全过程节约要求。一是合理把握食品流通周期,根据报餐情况确定第二日备菜量,采购周期较以前缩短约5天,避免因购买过多造成浪费。二是不断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鼓励将皮、梗、叶等边角料作为配菜或者制作创新菜品,原材料利用率提高8%,实现对食材的最大限度利用。三是积极推行小份菜品主食,在提升菜品选择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职工养成勤拿少取、厉行节约的习惯。
图2 边角料再利用:杏鲍菇头尾做馄饨馅
图3 边角料再利用:制作酸辣花菜梗
(三)走出去促创新,引进来助提升。
西安办重视学习和借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食堂服务质量。在“走出去”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经验,努力提高厨艺技能和饭菜花色品种;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市场监管部门专项培训,提升管理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引进来”方面,主动邀请市场监管部门上门检查,促进食堂标准化、规范化和整洁化建设;充分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重点在食堂关键部位升级安装粘捕式灭蝇灯、挡鼠板等三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
![]() |
![]() ![]() |
|
(四)满意度推调整,征意见促发展。
西安办坚持及时复盘与餐后评估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开展满意度调查,在食堂门口设立公开菜品评分体系,在线上邀请职工对菜品质量、种类、口味等多个维度开展评价,形成职工菜品需求偏好清单。根据清单情况及时调整菜单品种及烹饪技巧,提供更加健康、营养、合口的餐食,减少食品浪费。
![]() ![]() |
|
三、成果效益
西安办全力做好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高质量餐饮供给满足职工合理需求,形成“一个目标,两个显著,三个下降”的工作成效。
一是实现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一个目标”。随机测评群众就餐满意度均达97%以上,满意度稳步提升。二是通过全方位开展食堂反食品浪费,有效提高职工按需用餐、减少浪费的意识和自觉,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显著,浪费现象显著减少,达到“两个显著”。三是实现餐余垃圾、餐饮成本和水电消耗“三个下降”。通过对比发现,2023年日均餐余垃圾总量较上年减少约6公斤,同比下降约28%。同时节约餐饮成本约5%。用水量和用电量分别下降6%、10%。通过“光盘助手”评估的厨余垃圾系数稳定保持在0.08左右,达到优秀标准。
四、经验总结
(一)“细”字为先,精工细作铸品质。从细节着手,以工匠精神打造食堂软硬件,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一是细心入微,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就餐体验、垃圾处理等环节,严格把控和管理。二是仔细规范采购加工等流程,对食材采购的数量、质量、渠道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三是认真细致开展人员培训、采购库管加工等制度执行。四是细化落实奖惩机制,对模范遵守“光盘行动”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对严重浪费行为进行适当惩处。
(二)“实”字为基,真抓实干提水平。紧扣反食品浪费标准,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增强食堂从业人员节约意识。一是根据就餐人数实际,提供小份饭菜,灵活掌控炒菜备菜。二是真抓实干,发挥大家主观能动性,以实干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注重实效,在食堂各环节开展经常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提供优质饭菜和服务。
(三)“暖”字为魂,“计”较“食”事暖人心。通过打造温馨食堂,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践行反浪费。一是为职工提供“生日面”等温暖工程,让职工吃得暖心。二是菜品主食,荤素健康搭配,提供时令蔬菜水果让大家品味“四季味道”,吃得舒心。三是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让职工吃得开心。
(四)“广”字为新,博采众长促发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汇集众家之所长助力自身提升。一是广开思路,走出去向先进单位学习,汲取各方经验,取长补短。二是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推行“职工食堂,人人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提升饭菜服务质量。三是向专业餐饮饭店和市场监管等单位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永远在路上。